超1000万次播放!博士生的这个动作,真酷!
单飞燕、拐踢、侧踹
……
中国科学院大学
2023级博士生曹文静
是花样大白毽运动爱好者
![](https://img.shuduke.com/static_img/huanqiu/dp/api/files/imageDir/fsyefopq_yo3i.jpg)
她的培养单位是中国科学院
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
博士阶段研究方向是
关于井下智能钻井仪器靶点
精准导航技术
在她看来
踢毽子的过程
和自己的科研研究方向很相似
动作间也需要对毽子轨迹
进行精准“导航定位”
即使一瘸一拐
从来不觉得痛苦
曹文静接触“花样大白毽”
已经有4年时间
她告诉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
“最开始两年踢得频率高
动作不对时
对膝盖损伤大
踢完经常一瘸一拐
但是从来不觉得痛苦
只会因为受伤了
短时间内不能再运动而苦恼”
![](https://img.shuduke.com/static_img/huanqiu/dp/api/files/imageDir/tghkgrqz_jxbo.jpg)
![](https://img.shuduke.com/static_img/huanqiu/dp/api/files/imageDir/qdqaufsx_jxqf.jpg)
曹文静和同学们在操场踢毽子
在国科大校园里
她多次组织踢毽子活动
耐心认真指导同学们的动作
她被大家亲切地称作“曹教练”
从有点自卑
到收获自信
在接触这项运动之前
曹文静是一个有点自卑的人
对自己不自信
“毽子运动的爱好者大多数是中年人
因为难得碰到年轻人喜欢这项运动
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更'宠'我
每次出去踢毽子
无论我的动作是否成功完成
大家都会夸得‘天花乱坠’
一声声叫好
让我在练习中越来越自信”
从开始的动作畸形
到后来的游刃有余
对踢毽子动作掌握的进步
也让曹文静信心倍增
她将在踢毽子方面的自信
带到了科研和生活中
对未来可能会遇到的难题
她有了更多直面的勇气
这些对于她来说是最大的收获
![](https://img.shuduke.com/static_img/huanqiu/dp/api/files/imageDir/eqfotsfz_m4jx.jpg)
曹文静制作的表情包
踢毽子是科研的“催化剂”
由于平时科研生活比较紧张
偶尔会有一些负面情绪
但只要她站在踢毽子的场地上
随着一下一下的击打
各种情绪
仿佛也随着毽子一起飞走了
运动结束后
她总会感到身心愉悦
第二天的科研工作更是干劲十足
如今
她也是运动博主
发布在短视频平台上的视频
播放量超过1000万
网友纷纷点赞
![](https://img.shuduke.com/static_img/huanqiu/dp/api/files/imageDir/dxxakuiq_9leh.jpg)
正如曹文静很喜欢的一句话:
你可以选择“作茧自缚”
也可以选择“破茧成蝶”
加油!
中国青年报(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:张力友 实习生:蒋晔珊 通讯员:陆紫琪 王筠涵 王千予 编辑:李丽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