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入睡时间不要晚于23点?激素分泌会受影响
近日,为什么入睡时间不要晚于23点话题登上热搜,引起不少网友的热议。
![](https://img.shuduke.com/static_img/gamesky/image2022/03/20220313_zy_red_164_6/ingldiia_atej.jpg)
据央视网报道,医生表示,正常入睡时间是22点至23点,最好的睡眠时长是7-8小时。睡好觉有赖于褪黑素的大量释放,而睡前玩手机将导致褪黑素减少20%。
![](https://img.shuduke.com/static_img/gamesky/image2022/03/20220313_zy_red_164_6/jvewlrsd_0hv4.jpg)
褪黑素是一种黑暗激素,它的分泌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。夜幕降临后,褪黑素分泌增加,大概在23点之后,分泌加速,在半夜2点至4点达到高峰,在下半夜逐渐减少。
睡眠是一个过程,如果晚睡则不能完成整个节律。一旦激素分泌时间过去,就不会再分泌了。因此,晚睡还会影响人的记忆力、注意力等。
![](https://img.shuduke.com/static_img/gamesky/image2022/03/20220313_zy_red_164_6/suskawzx_boi9.jpg)
此前研究称,1964年,美国加州一名名叫兰迪·加德纳(Randy Gardner)的高中生做了一个睡眠剥夺实验,他266小时(11天)没有睡觉。在最后几天,加德纳出现了严重的精神症状、幻觉、记忆力减退。在11天快结束时,加德纳的记忆力下降到只有一分钟。
![](https://img.shuduke.com/static_img/gamesky/image2022/03/20220313_zy_red_164_6/esxscnkh_9s4l.jpg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