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“邻聚力”托起社区服务
本文转自:沈阳日报
□许 非
近年来,依照“政府引导、市场主导、经营自主”的基本要求,一大批社区食堂建成,有效解决了社区居民特别是老年居民的就餐难题。不过,社区食堂如何能够持续长久运营,在公益化服务和市场化运营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,还是一个探索中的课题。
和平区南市场街道和平新村社区的“妈妈厨房”,依靠几十名居民志愿者参与,成功运营社区食堂一年多,有效破解“成本账”和“民生账”的矛盾,成为社区治理共建共享、“两邻”建设的经典案例,给社区养老服务的改革创新带来很多启发,具有丰富的借鉴意义。
分析“妈妈厨房”能够长久运营的原因,关键是能够因地制宜,自力更生,充分利用社区内生资源来解决内在需求。很多老旧居民区规模小,需求有限,市场化餐饮机构往往鞭长莫及,无法解决老年人用餐“最后一公里”问题。但换一个角度来看,如果依靠社区志愿服务的力量来提供餐食,需求小的“短板”反而成为精细化服务的优势,跟老年人可以面对面交流,邻居之间有需求好商量,“船小好掉头”,才能更方便提供个性化餐饮服务。
社区食堂想要长久运营下去,需要组织和利用好社区志愿服务资源,保证餐饮品质和志愿者团队始终如一,服务不滑坡。这些都不能单靠市场手段来实现,需要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效能,探索社区共建共享新路径。“妈妈厨房”的成功,证明了社区文化的重要性。“熟人社会”往往是老旧小区的最大特点,既要依托于邻里文化的凝聚力和人情味,还要充分发挥基层实践的群众能动性和创新性,以此开创社区自治与居民互助的新模式。
在中华传统文化中,邻里互助始终是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,所谓“远亲不如近邻”。与制度性关系相比,邻里关系嵌入了道德和情感等因素,携老扶幼,守望相助,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公共服务则更能彰显道德价值和人情味,也正是“与邻为善、以邻为伴”的丰富内涵所在。